近年来,沾益区人民检察院按照《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以争创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为目标,持续固强补弱,聚力建设“沾益检察讲堂”工作品牌,以“三个坚持”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为打造过硬珠源检察铁军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三个明确”,搭建沾检讲堂
一是明确讲堂定位。着眼破解检察人员综合素能与新时代检察工作要求不适应问题,确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司法办案为中心、以素能提升为工作目标,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西北政法大学、兄弟检察院合作共建,构建立体化课堂,将沾益检察大讲堂打造成干警综合素能提升的重要平台。二是明确授课内容。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补什么,干什么、讲什么”原则,按照培养全科检察干警的目标,全面增强检察队伍综合素能。合理布局政治理论课堂、检察官课堂、文化课堂等多个板块,从政治理论、业务技能等方面统筹安排授课内容,先后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工作现代化、法律文书释法说理、重大敏感案件办理、检察理论调研与写作等专题培训。三是明确全员覆盖。坚持全员全面、分层分类,注重激发“绝大多数”能动效应,形成专家学者线上“讲”,领导干部上台“领”、检察官上台“传”、青年干警上台“讲”的共建共享氛围。近年来,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理论调研骨干人才、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等专家学者累计授课6人次,班子成员上讲台8人次,先后三次组织30余名干警与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交流研讨,检察官上讲台10余次,全院干警参与培训300余人次,做到培训全覆盖。
坚持效果导向,突出“三个精准”,提升学习质效
一是课前精准问需。组织专题培训前,到各部门调研了解,征集培训内容,摸清培训需求,与高校研究确定培训课程。班子成员带头精心备课,找准找实工作中亟待提升的素能短板,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奋楫扬帆实干笃行”等课题进行辅导,有效解决学用脱节问题,由“讲什么听什么”成功转变为“听什么讲什么”。二是课中精准互动。推广“授课讲师+实战训练+互动研讨”模式,采用信息化手段,制定形式多样的教学课件,灵活采取“我问你答”式解答疑难知识点,根据授课需求布置临场测试,既注重“输出”,又注重“互动”。2024年9月,承办全市检察机关理论调研培训班,邀请5名专家学者进行辅导,对15篇理论调研文章逐一点评,推动干警由被动知识学习向主动技能训练的转变,确保教育培训效果。三是课后精准点评。由院领导班子成员轮流进行现场点评,既总结授课亮点特色,更注重延伸阐述,激发干警学习主动性。设立口头、书面、网络反馈渠道,梳理意见建议,促进授课人提升讲授能力进一步提升大讲堂授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目标导向,突出“三个结合”,注重成果转化
一是“讲与研”结合。注重大讲堂与理论调研的衔接,由院领导担任理论调研工作专班组长,制定年度理论调研工作方案,院领导、员额检察官带头调研,鼓励青年干警主动撰写调研文章。通过“开题汇报+中期评估+成果交流+验收评议”等方式进行过程管控,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展示交流调研成果,确保调研质量。近年来,3篇研究成果被高检院采用,1篇论文在省级以上论坛获奖,20余篇稿件被《曲靖检察》采用。二是“学与练”结合。注重大讲堂与岗位练兵的衔接,树立“抓培训就是抓业务”的理念,将讲堂内容有机融入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工作,选派1名干警到市院参加公诉人竞赛备赛工作,以学促练打造过硬珠源检察队伍。近年来,1名干警被高检院评为“为民办实事”先进个人,5个集体、10余名个人被上级院记功、嘉奖。三是“大与小”结合。注重分级分类分层教育,以各部门“每周一讲”课堂拓展讲堂广度,常态化组织开展案例研讨会、适时召开检察官联席会等形式做好“微课堂”,突出专业性,与大讲堂形成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结构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