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靖市检察机关“益心护珠源”团队办理的《督促整治煤矸石违法堆放破坏林地、耕地公益受损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专案”典型案例。
【案件来源】珠江是我国水流量第二、长度第三的河流,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部署要求,2024年4月,最高检决定对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问题以事立案,成立专案组一体化推进案件办理。曲靖作为珠江源头,同时又是云南最大的产煤基地,采煤和洗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煤矸石,经“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线索,曲靖检察机关发现麒麟、罗平、富源交界处煤矸石违法堆放破坏林地、耕地问题,该线索被最高检重点督办。
【强化调查取证】曲靖“益心护珠源”办案团队依托“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跨区域协作机制”,通过无人机航拍、现场勘查、调取行政执法资料、制作询问笔录、构建《煤矸石监管数字监督模型》等方式,航拍图片1400余张,合成3个2D模型,固定3个主要煤矸石堆放地点,12个煤矸石堆放地块,调取梳理11家洗矸厂近3年煤矸石管理台账300余份,查明煤矸石违法堆放事实。
【突出协作配合】经两轮现场磋商、四次现场督导,两级院向属地政府和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18件,市、县、乡(镇)3级行政机关23个行政部门协同整改,编制土地和林地修复方案,投入120余万元、出动290台次机械回填土方1.14万方,补植树木8570余株,受损耕地林地复耕复绿。为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在全市开展“煤矸石治理专项”,立办案件10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件,追偿生态修复费19.77万元。推动市能源局制定《曲靖市煤矸石综合利用工作指南》,会同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开展煤矸石专项整治,排查262个矸石点位,联合执法26件,查处12处煤矸石堆放占用耕地问题,能源部门约谈煤炭选洗企业11家,统一制定下发煤矸石管理台账登记表,督促企业做到“一企一案”制定煤矸石综合利用方案,完善95个煤矿企业矸石管理台账,富源、宣威、麒麟、罗平、师宗5个重点产煤县(市、区)编制《煤矸石综合利用规划》;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赴贵州、山西考察煤矸石综合利用,完善《固体废物处置实施方案》,推进全市煤矸石综合治理。“属地管理、部门协同、企业负责、依法依规”的煤矸石监管体系初显雏形。
【凝聚社会力量】2025年1月,曲靖市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企业代表、村民代表、行政机关代表对煤矸石违法堆放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评估,组织召开听证会,各方代表充分肯定了煤矸石专案的整改效果。
【典型意义】曲靖煤炭资源丰富,为地方经济发展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不规范处置煤炭洗选中产生的煤矸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针对珠江流域曲靖辖区存在跨区划违法处置煤矸石治理难题,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督促协同作用,运用一体化和跨区划协作机制,建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借助技术手段固定生态环境受损证据,形成专题报告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督促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协同治理,系统推进煤矸石综合治理,推动地区煤炭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曲靖检察机关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环境污染治理、河湖治理问题,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在服务曲靖高质量绿色发展中贡献检察力量。